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
公司及行業新聞
客户系统
首页-->常見問題

我國高校有效專利占總量比例較低

发布于2011-12-19

 高校專利亟待走出課題(高校有效專利僅爲總量的35%,平均年限僅爲3.5年)

  記者從日前在北京大學召開的高校創新之旅專利信息知識産權研討會上瞭解到,目前我國高校有效專利擁有量增長迅速,但不容樂觀的是,專利維持時間短。據北京大學知識産權學院對高校專利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截至2009年底,高校有效專利僅爲總量的35%,專利的平均年限爲3.5年,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高校專利運用能力相對較低。

  據瞭解,專利權被授予後,根據分類不同有10—20年的專利保護期。爲維護專利權有效,專利權人有按專利年度繳納年費的義務。如果在規定的期限內沒繳納年費,造成權利喪失,那麽任何人均可使用,不構成侵權,而這筆年費不過幾百元至幾千元。既然年費不高,爲何拿到專利後任其廢弃?國家知識産權總局專利局初審及流程管理部副部長何越峰告訴記者,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專利沒有轉化的價值或是沒有找到商用化的途徑,很多教師申請專利只是爲了評職稱、課題驗收等。

  北京大學知識産權學院教師黃賢濤向記者介紹說,目前高校重論文、輕專利的現象雖然已經趨于好轉,但由于專利申請和市場應用脫節,科研成果轉化動力不足,專利質量和專利轉化率反而呈現下降趨勢。高校專利管理部門職能弱化,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偏失,專業管理人才匱乏,缺少科學的戰略規劃和申請布局,地方政府和高校過于重視專利申請數量,幷把它作爲職稱評定、課題驗收、技術鑒定的考核指標,導致教師中存在爲申請而申請的現象,造成大量垃圾專利的存在。

  根據世界知識産權組織公布的數據,2010PCT專利合作條約)申請前50名的學術機構中,我國高校無一入選,也體現出我國高校世界性和高水平的專利偏少。

  對此,黃賢濤建議,高校要建立以質量爲導向的專利評審和指標考核體系,完善專利激勵機制,建立基金推進專利技術的成果轉化。各高校應制定幷實施長遠的專利戰略,使高校的創新成果得到有效的法律保護,實現高校及科研人員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爲高校在未來的競爭中贏得最重要的資源。何越峰建議說。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联系我们
北京市 西城区 阜成门外大街2号 万通新世界A711室
邮编:100037
电话:+86-10-6406 8271(总机);+86-10-8856 8506
(总机);      +86-10-6806 2950(总机)
直拨:+86-10-5287 9830(专利部)   +86-10-5287 9829(专利部)
   +86-10-5287 9828(国际部)   +86-10-5287 9831(商标部)
传真:+86-10-6406 8271;     +86-10-8856 8506
网址:www.farfir.com    电邮:mail@farfir.com
在線聯繫
  • My status
  • My st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