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及行業新聞
常見問題
公司及行業新聞
客户系统
首页-->公司及行業新聞

專利代理行業要實現高質量的快速發展

发布于2012-07-30

國家知識産權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家知識産權局受理的3種專利申請共計85.7萬件,同比增長26.8%。在中國知識産權事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專利代理行業遇到的機遇和挑戰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作爲行業的監管部門,國家知識産權局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壹系列提升專利代理行業服務質量的工作。爲此,本報記者對國家知識産權局副局長賀化進行了專訪。他表示,專利代理行業堅持以誠信服務、規範發展爲主線,行業建設近年來取得了明顯進展,但仍需要解決幾個重要的瓶頸問題,實現高質量的快速發展,以切實支撐專利制度,爲全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局服務。

  蓬勃發展 實現良好開局

  專利代理人處在服務創新主體的第壹線,是專利制度的具體實踐者,肩負著提升專利申請質量,保護發明人合法權益,促進智力成果權利化、商業化、産業化的重任。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以及近幾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強調了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專利代理行業作爲知識産權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日益凸顯。

  賀化介紹,我國知識産權事業正在蓬勃發展,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持續快速增加,與此相應,專利代理行業規模也在不斷壯大。截至今年5月底,國家知識産權局已審批設立專利代理機構882家,全國共有1.4677萬人獲得專利代理人資質,其中7697人領取專利代理執業證。目前,我國專利代理行業法律法規規章體系基本建立,法治環境下的市場運作機制已經形成;專利代理管理監督工作進壹步規範有序,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專利代理隊伍建設形成了壹定規模,專業技術素質有所提高;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制度逐步完善,社會影響不斷擴大。

  但賀化同時指出,我國專利代理行業也面臨著壹些發展瓶頸,專利代理人數量不夠、能力不足、誠信建設有待加強是其中最爲突出的問題。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專利申請的代理率是63%,這壹數字創下了近年來新低。賀化分析,其中的兩個重要原因是專利代理人數量偏少和專利代理行業能力不足,其已經成爲制約專利代理行業,乃至整個專利事業發展的瓶頸,必須著手予以改善和提高。

  來自國家知識産權局的壹份資料顯示,經過20多年的發展,專利代理行業已經湧現出壹定數量具有較高業務水平的專利代理人才,但專利代理人隊伍仍存在知識更新緩慢、知識結構不合理、無法爲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現象。在專業性突出的生物技術、醫藥行業、醫療設備、信息産業、網絡技術、電子商務等高新技術領域,專利代理人才更加稀缺,且代理人的服務能力有限,服務質量難以保障。

  加強培訓 體系逐漸完善

  國家知識産權局是專利代理行業的監管部門,多年來壹直高度重視對專利代理人才的培養工作。2011年,國家知識産權局啓動了專利代理人實務技能培訓工作,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對執業專利代理人進行全員輪訓。目前,培訓已經在北京、江蘇、廣東落地,整體工作也已跨過試點,轉入全面實施階段。

  賀化表示,從1992年進行第壹次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以來,國家的經濟發展形勢與行業發展形勢壹直處于不斷的變化當中,不同階段獲得執業資格的專利代理人,接受的業務培訓內容和標准等不盡相同。他們積累了豐富的實務操作經驗,其中有些是寶貴的實踐經驗,也有壹些是個人習慣做法,卻未必正確。實務技能培訓是向執業專利代理人全員提供的基本技能培訓,旨在統壹執業標准。所有執業專利代理人在參加培訓後,都應在基礎業務上達到現代專利代理人的標准,這也是實務技能培訓工作的初衷。

  2011年9月,國家知識産權局印發了《專利代理人實務技能培訓工作實施方案(2011—2015年)》,從推進國家知識産權戰略實施的高度,對實務培訓工作作了全面部署。這充分表明國家知識産權局下大力氣做好專利代理人實務培訓工作的堅定決心。

  除了培訓專利代理人的基本技能之外,這項工作還將形成幾個重要的成果:壹套關于專利代理人培訓的專業化培訓教材、壹支培訓專利代理人的教師隊伍、壹批優秀的骨幹專利代理人。這些骨幹專利代理人將可能成爲行業的領軍人才。

  我國專利代理行業能力面臨著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中西部地區行業水平與經濟發達的城市相比存在壹定差距。雖然這是國際上普遍存在的現象,但賀化表示,我國部分地區的知識産權意識還很落後,在這樣的情況下,地區間差距會爲知識産權事業的發展帶來較其他國家更大的阻礙。國家知識産權局采取了哪些措施來縮小這種差距呢?賀化指出,國家知識産權局根據不同地區的特殊要求,積極開展針對中西部地區、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少數民族地區代理行業發展的培訓,做到東西部培訓資源的有效共享,力爭使專利代理人的培訓工作能夠克服資源限制、地域限制。

  此外,高端人才的培養也將被納入規劃。賀化表示,高層次人才的缺乏,導致專利代理行業不能爲我國企業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提供綜合性、深層次和高質量的服務。“高端咨詢、服務類業務是該行業未來發展的壹個重要方向。”未來,國家知識産權局將與行業協會聯手,著重培養壹批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的高層次專利代理人。

  推進立法 優化發展環境

  自從我國專利法實施後,國務院相繼批准頒布了《專利代理暫行規定》和《專利代理條例》。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知識産權局陸續頒布實施了《專利代理懲戒規則(試行)》、《專利代理管理辦法》、《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和《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違紀行爲處理辦法》等部門規章,規範專利代理行業的法律制度進壹步完善。2001年,國家知識産權局就開始著手進行《專利代理條例》(下稱條例)修訂的調研工作。條例的修訂牽動著社會各界的關注,目前,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已就該修訂草案送審稿公開征求了意見。

  賀化介紹,這次條例修訂是其實施20年之後作出的重要修改。現行條例是在1991年制定的,我國當時尚處于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體制階段,尚未出現中介機構的概念。因此,專利代理機構在當時都是有編制和財政經費保障的事業單位,與此相應,條例在代理機構的審批條件和程序方面完全體現了事業單位的審批模式。在2001年專利代理機構與政府部門實行脫鈎改制之後,對形式爲合夥企業或者有限責任公司的專利代理機構的管理,條例規定出現了與現實脫節的現象,並成爲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賀化說:“對于此次修訂,我們希望能夠按照市場經濟的運轉方式,讓條例成爲現代意義上政府對企業的監管法律條例。”

  同時,爲了提升行業的服務能力,國家知識産權局不斷改進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辦法,並研究實施了專利代理行業的改革試點政策,鼓勵更多有理想、有能力的人進入專利代理行業。

  注重誠信 加強懲戒力度

  來自國家知識産權局的資料顯示,盡管專利代理服務體系得到了快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著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誠信不足”就是其中之壹。

  賀化說:“有些專利代理機構及代理人嚴重缺乏誠信意識和職業道德,存在著虛假宣傳、不實承諾、欺騙客戶、挂名代理、貶低同行、競相壓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爲。這些行爲既擾亂了行業內部的正常秩序,也影響了社會對專利代理服務的信任程度,不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國家知識産權局采取了具體措施以履行監管職能,優化行業環境。例如,國家知識産權局通過政府門戶網站以及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網站的“專利代理誠信平台”,加大了對弄虛作假者的曝光力度。對每壹起違法違規行爲的處理以及每壹件存在弄虛作假行爲的設立申請,國家知識産權局都在政府網站上予以公布、曝光,對每壹起不誠信事件,協會都會通報全行業。“我們歡迎各種形式的舉報,包括匿名舉報在內。針對專利代理行業的每壹個有明確線索的舉報,我們都會認真核查。”賀化說,“這足以體現國家知識産權局整治專利代理行業誠信問題的決心。”

  近日,國家知識産權局發出了2012年第壹號和第二號懲戒決定,分別爲撤銷深圳市愛派知識産權事務所和對北京中恒高博知識産權代理有限公司給予警告處罰。兩個懲戒決定在專利代理業內引起較大反響,賀化表示:“這樣的處罰力度,正是要發出壹個強烈的訊號——國家知識産權局對專利代理行業誠信問題的態度是:發現壹起,處理壹起,決不姑息!”

  提升質量 開拓發展深度

  賀化表示,盡管專利代理行業看起來規模不大,但這個行業能夠放大企業的生産力,帶動産生巨大的生産總值,對科技、經濟發展的潛在影響極爲深遠。

  按照《專利代理行業發展規劃(2009年—2015年)》制定的階段性戰略目標,到2015年,專利代理行業發展的法律政策環境更加完善;專利代理管理監督工作更加規範有序,政府監管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的管理體系更加健全;專利代理行業誠信、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基本建立;形成專利代理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的態勢。

  賀化表示,在未來,除了積極解決瓶頸問題,實現高質量的快速發展之外,針對行業還有爲數不少的工作要做。首先是將專利代理服務向創新工作的前後兩端發展:在增強專利代理業務服務能力的同時,爲企業、高校、科技機構以及廣大科技人員提供多樣化的專利服務,探索在專利研發方向、專利預警、專利戰略制定、專利評估、專利許可、專利權質押融資等方面的服務形式和服務內容。

  同時,要拓展專利代理服務的深度和廣度。通過探索和研究專利代理服務質量的評價方式,推動行業實現專業化、規範化、規模化、國際化,産生壹批綜合性的在國內具有品牌影響力的專利代理機構,以支持和服務我國企業走出國門、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爲導向,扶植和培育壹批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專利代理機構,爲企業提供海外知識産權獲權、用權和維權等方面的優質高效專利代理服務,保護我國企業在國外的合法權益。(知識産權報 記者 裴宏 劉陽子)


 


联系我们
北京市 西城区 阜成门外大街2号 万通新世界A711室
邮编:100037
电话:+86-10-6406 8271(总机);+86-10-8856 8506
(总机);      +86-10-6806 2950(总机)
直拨:+86-10-5287 9830(专利部)   +86-10-5287 9829(专利部)
   +86-10-5287 9828(国际部)   +86-10-5287 9831(商标部)
传真:+86-10-6406 8271;     +86-10-8856 8506
网址:www.farfir.com    电邮:mail@farfir.com
在線聯繫
  • My status
  • My st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