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雖然歷時一年的樂視狀告精倫電子侵犯其電影《畫皮》互聯網電視版權議案終審勝訴,但精倫電子判賠金額僅爲1萬元,業界認爲,網絡侵權正在以互聯網電視端的侵權形式出現,而數據顯示,互聯網電視行業市場規模在2014年將達1050億元。對此法律界人士坦言,“萬元級的判賠低門檻是造成該領域侵權案頻發的主要原因”。
樂視要求賠償15萬元 終審判精倫賠1萬
近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决,宣布撤銷一審中認定精倫爲鏈接的侵權方式,定性爲直接侵權,賠償額由一審的5000元增加至1萬元。然而,即使終審判决的賠償額較一審提高了整整1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樂視最初提出的索賠金額是判賠額的15倍——15萬元。
據瞭解,樂視網于2008年獲得電影《畫皮》的獨家網絡版權,然而在去年初,樂視網發現精倫電子公司未經授權,通過其生産的“精倫電子H3家庭多媒體中心”播放器連接互聯網後以電視爲終端通過自己的網站直接提供電影《畫皮》的在綫播放服務。
爲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去年4月底樂視網以侵犯電影《畫皮》信息網絡傳播權爲由將精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被告訴至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索賠15萬元。
尚未出臺具體法規 賠償額難以敲定
事實上,對于賠償金額的判决標準,知識産權律師姚克楓認爲侵權成本過低。他說,“首先由于侵權案件的判賠標準比較複雜,需要結合侵權廠商的獲益和被侵權廠商的損失額度來判斷,但是這個數額很難證明”。
更重要的是,“目前全國僅湖北省有相關影視劇侵權案的指導性法規。國家尚未出臺相關具體的法律法 規,這也使賠償額度難以統一”。姚克楓如是說。記者瞭解到,按照目前的法律,法官只能依法在50萬元以下酌定賠償額,這遠遠低于被侵權方斥資百萬元甚至上 千萬元購買影視劇資源的金額。
“賠償金額的標準未定和門檻過低,將極有可能造成廠商利用機頂盒侵權擾亂互聯網電視行業健康發展”,易觀國際分析師張帆這樣認爲。同時,據美國Digital TV Research報告數據,預計2016年,全球互聯網電視市場營收將達到215.2億美元,其中美國和中國將占60%以上份額。對于互聯網電視發展速度,CNTV旗下互聯網電視公司未來電視公司總經理張宇霞曾公開表示,預計互聯網電視市場規模在2014年將達到1050億元。
與網絡視頻侵權相比 機頂盒危害程度更大
“在我看來,機頂盒侵權比網絡視頻侵權會使視頻網站更受傷。”姚克楓向記者坦言,“一般而言,機頂盒的用戶屬高端群體,售價差不多在千元級,在這方面廠家已獲益,同時其播放載體爲電視,電視的觀看體驗較電腦更高,受衆也更寬泛,無形中擠壓了視頻網站的傳播廣度。”
對此,樂視網法務總監劉曉慶向記者透露,“我們將通過法律途徑進一步維權”,據他介紹,就在樂視網一審宣判後不久,深迪數碼旗下藍天使播放器侵害樂視網《觀音山》的獨家網絡版權一案在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宣判,判决要求深迪數碼立即停止侵權行爲,幷賠償樂視網2.5萬元。
“除了以上兩部電影之外,美如畫、夏新、圖美、高清銳視等多個廠商生産的高清播放機也對樂視網內容資源有侵權行爲,涉及的影視劇超過160部,市場價值超過2000萬元。”劉曉慶如是說。
來源:IT互聯網周刊